确认过眼神,魏建军的长城遇上对的宝马,合资项目加速推进
【汽车焦点 车市头条】
在国家宣布放开汽车企业合资股比的那一刻,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这把悬在中国合资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会以这样戏剧化的形式拿到属于它的“第一滴血”。
10月11日,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正式就转让价值36亿欧元的25%华晨宝马股份达成了协议。自此,华晨宝马正式将成为首个打破50:50合资股比的企业。然而,令这场合资股比之争变得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是在合资股比放开的2018年,这场变局中的外方主角宝马却与另一家中国车企长城汽车签订了一纸50:50的公平协议。
在成功拿下2018包年“热搜”的同时,长城与宝马的合资正以令所有人惊讶的速度向前推进着。
“光速”落地的光束项目
对于长城与宝马二者的合资,魏建军曾用“自由恋爱”四个字加以概括。不同于以往中国车企与外方的合作,长城与宝马的合作创造了多个“第一”:这是在国家放开汽车合资股比后第一个整车合资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汽车合资项目。
特殊的身份赋予了这次合作更大的自由生长空间,在长城与宝马双方同样展现出对新能源领域合资产品的迫切需求下,二者的合作宛如驶入了复兴号的快车道,落地速度远超外界预期。回顾长城与宝马的合作历程,有三个重大的时间节点不得不提:
2月23日,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公告,确认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
7月10日,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长城宝马双方各持股50%建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
8月13日,长城汽车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签订整车合资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光束汽车正式落户张家港市。
也就是说,从2月份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到8月项目正式落地张家港,光束汽车这一项目真正的落地时间仅用了不到6个月。与当前市面上各种造车新势力们司空见惯的“拖延症”相比,长城与宝马的新能源项目实在可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亦足以证明长城宝马自身雄厚的实力以及双方对于光束汽车的期待和重视程度。
据长城汽车官方透露,目前光束汽车这一合资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长城与宝马双方已互派研发人员进入车型相互测试阶段。同时,据可靠消息,发改委也即将批复此合资项目。
合资股比凭实力定夺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市场换技术”的潜规则一直以来都是一处难言的隐痛,正因如此,合资股比放开的新闻才会引得人人自危,而宝马与华晨的一纸25%的股份收购更是引起了整个市场的轩然大波。
然而,回顾长城与宝马的这次合作却不难发现,同样是处于合资股比开放状态下,宝马与长城依然坚持50:50的持股比例。正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双方签约后的媒体沟通会上的表态:“这次长城和宝马的合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资模式,更不是代工生产,而是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营销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这种合作建立在平等互补的基础上,没有技术壁垒,只有互利共赢。”
显而易见,同一家外资企业选择在同一时间点采取的不同持股策略这一事实背后,是宝马这一国际领先的车企对长城汽车实力的肯定。而长城汽车也的确担得起这样的肯定。作为中国SUV领域的领导者,长城目前已发展成为哈弗、WEY、欧拉与长城皮卡四大品牌产品,在市场中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号召力毫不逊于宝马。
另一方面,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也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新能源领域最关键的“三电”技术方面,长城不仅早有布局,并已取得了可观的技术成果。在超过10亿元的研发投入推动下,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已具备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不仅已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在筹建之中。
平心而论,在合资股比放开的隐形“掌权战”中,长城汽车这样的技术实力足以令作为国际巨头的宝马与其平等互利,而这无疑也为人心惶惶的合资市场提供了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正面案例。
借力宝马,长城剑指新能源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在这场合作中,长城的市场号召力与资金、技术可以为宝马所用,而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亦能协助长城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开发如虎添翼。在长城汽车看来,与宝马合资目的只有一个:借力宝马实现“弯道超车”,从全国燃油SUV领导者发展为新能源SUV老大。
纵观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在政策与环境的引导下已有大批车企入局,但像宝马这样先发制人,拥有多年市场化经验与成熟市场份额的传统车企却少之又少。2017年,宝马新能源车型销量已突破了10万辆,预计今年将超过14万辆。在新能源领域,宝马与老对手奔驰和奥迪相比优势明显,在整个行业内也属于金字塔顶尖。
因此,当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先进造车经验融入长城的自主研发平台之后,不难想象二者合作生产的新能源产品将会获得怎样的技术进步。
不仅如此,长城宝马合资公司的产品未来也将出口到其他市场,这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则又将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正如魏建军此前对媒体所说的那样,与宝马的合作将会大大缩短长城迈向国际化战略的成本与时间。
综合而言,如果说宝马与华晨的合资股比变更让我们看到了预料之中的话语权弱势,那么长城与宝马的合作则让我们看到了合资股比开放后的另一种可能。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光束汽车的光速落地不仅仅是长城与宝马双方发展的迫切需要,或许也将成为安抚中国汽车市场的一颗最有效的“定心丸”。